首页 >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> 第916章 皇帝的出手

我的书架

第916章 皇帝的出手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紫禁城,弘德殿。

郑贵妃拿着《管窥》杂志,匆匆去见万历。

以前王文龙搞什么事情,郑贵妃都可以在幕后指挥抵挡,但这回郑家和东大乘教的瓜葛实在太深,她非得亲自出面不可。

几年之前,东大乘教徒,蓟州人马三道、李守才在家乡传教即为成功,于是自立山头,创立红封教。

而红封教的最大传头就是郑国恩。

郑国恩家中“高香烧三炉”,教内辈份和王好贤一样高。

红封教实在太赚钱了,郑家为他们提供资金和官方背景,他们则为郑家笼络地方势力、赋予金钱回报。

郑家和东大乘教的关系扯也扯不开,换成别人发王文龙所写的这些文章,郑贵妃早就把他弄死了。

但王文龙名气太大,这次他又是和辽东官场一起行动,珍贵妃只能去找万历。

郑贵妃和王皇后都与东大乘教有关系,万历皇帝自然也摘不开,再查下去,对万历皇帝也有不利。

而且万历皇帝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,东大乘教固然是吸百姓的血,如果去年旱灾之时,王文龙写出这些报道,万历皇帝说不定还会帮他。

但现在灾荒已经结束,天下继续闹腾对于他的统治也会造成影响。

万历皇帝肯定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
万历皇帝已经年近五十,按大明皇帝的平均寿命,已经可称高寿,最近几年万历的身体越来越差。

郑贵妃来到弘德殿时,万历皇帝还在睡觉,郑贵妃也不敢打扰,等了半个时辰,万历皇帝才起床,立即召见郑贵妃。

郑贵妃进屋便将《管窥》杂志递过去:
“皇爷,您看看王建阳写的这文章吧,臣妾家中实在挺不过这一难了,只能来求您。”

“王建阳又怎么了?”万历皇帝揉揉额头,开始读报道。

看了一刻多钟,看完了海州城的描写,万里皇帝便已忍耐不住。

他摔下报纸道:“煽动诱导,蛊惑人心,还把朕的辽东人马都牵扯进去!传我的口谕,立刻将《管窥》报社查封,查禁市面上的这一期报纸!”

“遵命,我这就去办。”伺候着万历读报的孙隆连忙说。

“等一下!”万历又叫住孙隆。

“万岁爷?”孙隆询问。

万历道:“让王文龙从辽东回来。他不是说自己生病不能当官吗?怎么还满天下到处跑。既然没病,就让他给朕回京城待着,莫再惹麻烦!”

万历皇帝害怕王文龙又惹出什么乱子,干脆也不提王文龙是南京官的事,直接命令他圈居京城。

孙隆去司礼监安排,万历皇帝和郑贵妃说了会话,便去听龙洋开海公司邹义的进宫汇报。

万里皇帝看着公司近日的营收,问道:“邹大伴,你同王建阳交往极深,以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

邹义想了想道:“此人颇讲义气,对于内官也并不歧视,交友及广阔,无论哪一派都与他有所来往。且他头脑灵通,总有些意外想法。特别是在公司经营之上,老奴对他是服气的。”

“交友广阔,嗯……王建阳是否为东林党?”万历皇帝突然问。

邹义吓了一跳,斟酌着回答:“应该不会,建阳同沈蛟门颇为投契,据说至今还有书信往来。且他十年前的东翁乃是浙党的徐学聚,而且还在开海之事上和东林人物打过笔仗。”

万历皇帝点点头,显然是接受了邹义的想法。

他皱眉道:“这个王建阳,朕已经够宽待他的了,不为党争,非是给朕找些麻烦,为的是什么?”

邹义小声道:“建阳此人,仁人爱物的心思有些太过,到底是读书人的架子。”
“哼,呵呵!”

万历皇帝冷笑一声,讥讽的道:

“仁人爱物?忠君爱国方为大仁!圣贤的道理朕不懂吗?天下事有那么好的就能平平顺顺的去办吗?”

“想揭短便揭短,要救人便救人,天下这么多人,偏要显着他一个了?”

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他王建阳自诩读书人,圣人这句话,他是一丝儿也不从脑袋里过的!”

邹义听得冷汗涔涔,不再言语,他对王文龙的义气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
万历皇帝骂了一通,叫来小太监道:“给司礼监传话,让他们告诉王文龙,在京城读读历代的史籍,看看圣贤的经典。等他正经写一本书出来,再说回福建的事。”

邹义闻言松了口气,王文龙最多算是被软禁,还没实际获罪。

……

万历皇帝查封了《管窥》,却没有给编辑部带来啥麻烦。

大明虽也搞因言获罪这一套,但《管窥》历年的报道文章中几乎不涉及政治,什么罪都套不上。

《管窥》的定位其实更接近高端生活杂志,主要刊登物理社的新奇发现,最新的经济、历史研究,还有一些对于京城时事的分析讨论。

大招牌不能用了,《管窥》编辑社直接改了三块牌子。

分别是物理学社刊《蠡测》,经济商业报纸《京商报》,百姓生活周刊《幽燕旬谈》。

《管窥》作为京城最有影响力的报纸,它的停办让不少读者叹息,但停刊前搞的东大乘教系列报道,由于涉及的内容极度深刻,还是让人们对于东大乘教的关心越发加深。

许多政治力量都呼吁要彻查东大乘教。

王皇后家、郑贵妃家都开始和东大乘教划清关系,失去了靠山的东大乘教立刻被官府打击。

王好贤的两个兄弟,正在山东传教的王好礼与在陕西传教的王好义全部被抓,然后迅速死在狱中。

石佛口王家就此覆灭。

万历皇帝控制王文龙的真正目的,是防止王文龙把这事情闹得更大,给党争创造机会。

王文龙被禁足在京城的家中,原本计划搞的宣传攻势也戛然而止,京城中的其他报刊也不敢再对东大乘教进行深入调查。

舆论没炒作起来,原本想要就此事发难的力量也自然散去。

全天下都就海州之事对王文龙夸赞支持,但王文龙清楚,这事情他终究只做了一半。

王文龙原本准备组织一场巨大的舆论攻势,直接将东大乘教的根都断了。

现在的情况,虽然给石佛口王家造成了打击,但东大乘教的民间根系还没被挖透,大概能够将东大乘教起义的大爆发延后十几年,但终有一天还会死灰复燃。

“在大明做事总是这样,明知是对的,却做不透彻。”

王文龙叹了口气,从书柜中捡出一册《宋史》。

万历亲自发话,王文龙也只能窝在家中读书。

(本章完)
sitemap